林则徐林则徐
林雨化,字希吾,是林则徐的同族长辈,亦是林宾日所创立的真率会的中坚分子,为人正派不阿,不畏权势。他揭发当时的福建按察使钱士椿营私舞弊,遭钱士椿罗织罪名报复,林雨化拒不认罪,钱士椿则迫林雨化父亲代押。结果林雨化被监禁七个月后,遣戍新疆,途中受尽折磨,直到六十岁时获释归乡。
林则徐最后的结局是在老家病逝。1839年,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,派人明察暗访,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,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。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,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,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。
林则徐,名则徐,字少穆,号观潮。他出生在福建侯官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受家庭熏陶,饱读诗书,立志报国。林则徐的一生,贯穿了对国家兴亡、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。他以“鸦片之害,非一朝一夕之故,亦非一己一人之力所能为”为己任,于1839年在虎门销烟,彰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崇高的民族精神。
林则徐以前并不叫徐则林。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历史人物,他的真实姓名是林则徐,没有其他曾用名或别名。关于林则徐的生平事迹和贡献,下面进行详细解释。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,他以反对西方列强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而闻名。在鸦片战争期间,林则徐展现了坚定的立场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。
林则徐(1785年8月30日至1850年11月22日),福建省侯官(今福州市区)人,字元抚,又字少穆、石麟,晚号俟村老人、俟村退叟、七十二峰退叟、瓶泉居士、栎社散人等,清代政治家、思想家、诗人、民族英雄,官至一品,曾任湖广总督、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,两次受命钦差大臣。
林则徐的剧情简介
1、剧情中,林则徐与邓廷桢、关天培并肩作战,对峙烟贩和权臣穆彰阿,通过广开言路和举办士子观风活动,以及创办民间禁毒机构,展现了其坚定的决心和智谋。他首译洋文洋法,严厉打击鸦片走私,甚至激励渔家女与江湖义侠共同抗敌,最终在虎门进行了震撼人心的鸦片销毁行动。
2、彩色 剧情简介编辑 电影《林则徐》19世纪上半叶,英帝国主义将大批鸦片输入中国,百姓深受其害,清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禁烟;反对派头目穆彰阿和琦善暗中将此事告之英国大鸦片贩子颠地。
3、从历史观点看,人民斗争是主线,林则徐可以说是副线,特别是影片后半部林则徐被革职后,人民斗争这条线更为明显。但从剧情发展来看,林则徐的禁烟抗侵却又是主线,而人民斗争作为副线。
艺术学基础知识《林则徐》
1、年,他自编自导了《我们夫妇之间》。1955年,他与孙瑜联合执导了古装战争电影《宋景诗》。1959年,他执导了古装电影《林则徐》。1965年,他执导了剧情电影《李善子》,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部执导的电影。